欢迎访问江苏省土壤学会官方网站!
土壤事实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新闻与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与资讯
聚焦土壤碳中和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手高校组建智库
更新时间:2022-08-25 浏览数:
8月24日,中国土壤学会碳中和与全球变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江苏省土壤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应对试验设施启动会,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举行。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江苏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今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申请的"土壤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应对试验设施"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厅重大创新载体计划资助。今天,江苏省土壤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应对试验设施正式启动,未来将建成"三平台一中心",即:地表气候变化模拟系统、深层土壤生态系统模拟平台、平台原位观测系统、气候模拟平台终端大数据服务中心。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土壤的固碳,究竟我们农田的土壤固碳潜力有多大,能抵消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个就是农业的减排的工作,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第三个就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邹建文告诉记者。


土壤固碳减排和农业生产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涉及到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目前不同学科之间缺乏交流,成果较为分散。此次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手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的中国土壤学会碳中和与全球变化工作组,组建专家智库,促进我国固碳减排与农业生产适应相关研究。

“共同来研发固碳土壤和农业固碳减排的技术,并且进行示范、应用和推广,在土壤和农业领域,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土壤对碳的固定量,以及增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原文链接:http://news.jstv.com/a/20220824/08e4e696e97e4f918114bbdcfd2ef43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