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土壤学会官方网站!
土壤事实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材料之一。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专家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介绍
杨林章
更新时间:2019-06-06 浏览数:
    
  
      杨林章,男,二级研究员,农科院优秀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课题4项。主要从事农田 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农村面源污染发生机制、负荷量估算及控制技术等。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首次提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源头减量—过程阻控—养分回用—生态修复”(4R)控制技术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创建的“南方水网区农田氮磷流失治理4R集成技术”被列为2017年度农业部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在稻田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开展了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稻田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稻田生态系统的专著,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攻关、科学院重大、三峡建设委员会重大、基金重点项目等。共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50余篇,E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0多项。
      现任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位。任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1992年2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4月经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4月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优秀科学家”名义引进。
主要承担课题
1.  ‘十三五”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种植业污染控制治理技术评估与集成,2017ZX07401-002-01,子课题负责人,经费289万,2017.1-2020.12
2.  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化肥面源污染农田综合治理技术方案”(201503106),2015-2019,项目负责人,经费2211万
3.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CX(15)1004),2015-2018,项目负责人,1500万
4.  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竺山湾农田种植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4),2012-2015,课题负责人,2228.79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源磷非常态释放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2011-2014. 负责人,180万
6.  农业部公益性科研专项项目“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00903011),2009.9-2013.12,2649万
7.  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课题“面向总氮控制的区域农田种植结构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JSZC-G2013-187),2013-2015,负责人,80万
8.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环湖区农田面源氮磷生态拦截与多级利用研究”(CX(12)3046),2012-2014,负责人,70万
9.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基于功能化材料的农田投入品减量减排技术研究”(CX(13)3039),2013-2015,负责人,100万
10.  国家水专项“闸控入湖河流直湖港及其小流域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2008ZX07101-005)”,课题组长,2008-2010, 1427万
主要获奖情况:
1.  2012年,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4
2.  2009年,集约化农业区非点源污染成因与防控体系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3.  2006年,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6)
4.  2006年,太湖河网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5.  2005年,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中文专著:
1.  徐琪,杨林章,董元华著,中国稻田生态系统,1997年,农业出版社。
2.  虞孝感,杨林章,徐小清,陈国阶,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003,科学出版社。
3.  杨林章,徐琪主编,土壤生态系统, 2005,北京,科学出版社。
4.  朱兆良,David Norse,孙波主编(杨林章编委之一),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2006,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
5.  杨林章,董元华,马毅杰,三峡库首地区土地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建设,2007,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  杨林章,孙波,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及其管理,2008,北京,科学出版社
代表论文
1. Rice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soil mineral N around root and N leaching, with increasing application rates of fertilizer.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49:93-103. 通讯作者
2. Adsorption of dyestuff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rough oxalic acidmodified swede rape straw: adsorption process and disposal methodology of depleted bioadsorben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138:191-197. 通讯作者
3.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Causes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41, 370-379. 通讯作者
4. Topdressing nitrogen recommendation for early rice with an active sensor in south China. Precision Agriculture,.通讯作者
5.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onto swede rape straw (Brassica napus L.) modified by tartaric acid: Equilibrium, kinetic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5:138-144. 通讯作者
6. Winter Legumes in rice crop rotations reduces nitrogen loss, and improves rice yield and soil nitrogen supply.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通讯作者
7. Evaluating Adsorption and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during the Removal of Microcystin-RR by Periphyton. Environment Science&Technology, 44:6319-6324. 第3作者、通讯作者
8. Mechanisms of removing pollutant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aggregate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7:10-18. 第3作者、通讯作者
9. Reduc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from arable slope land with contour hedgerows and perennial alfalfa mulching in Three Gorges Area,China. CATENA,110:86-94. 第4作者、通讯作者
10. Hierarchical ecorestoration: A systematical approach to removal of COD and dissolved nutrients from a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area.Environmental Pollution,158:3123-3129. 第3作者、通讯作者
11. Removal of UV254 matter and nutrients from a photobioreactorwetland system,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94(30):1-6.第4作者、通讯作者
12.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in rice production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in the Taihu Lake are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146(1):103-112. 第2作者、通讯作者
13.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eriphyton bioreactors for controlling cyanobacterial growth, Bioresource Technology,101(24):9681-9687.通讯作者
14. The decoction of Radix Astragali inhibits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74(4):1006-1010. 通讯作者
15. Comparison of the removal of COD by a hybrid bioreactor at low and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associated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Bioresource Technology,108:28-34,.通讯作者
16. Allelopathic control of cyanobacterial blooms by periphyton biofilm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3(3):604–615. 第3作者、通讯作者
17. Cadmium and mercury removal from nonpoint source wastewater by a hybrid bio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21): 9927-9932.通讯作者
18. Basic dye adsorption onto an agrobased waste materialSesame hull (Sesamum indicum L.), Bioresource Technology,102(22):10280-10285.通讯作者
19. The application of zerowater discharge system in treating diffuse village wastewater and its benefits in community affor-esta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59 (10):2968-2973.通讯作者
20. Wet deposition N and its runoff flow during wheat seasons in the Tai Lake Region,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141(1-2):224-229. 第2作者、通讯作者
21. Ecorestoration: Simultaneous nutrient removal from soil and water in a complex residentialcropland ar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58(7):2472-2477. 第4作者、通讯作者
22. The removal of nutrients from nonpoint source wastewater by a hybrid bioreactor.Bioresource Technology,102(3):2419-2426. 第3作者、通讯作者
23. A multilevel bioreactor to remove organic matter and metals, together with its associated bacterial divers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102(2):736-741.第4作者、通讯作者
24. Removal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from a biopondwetland system and the associated response of zoobenthic divers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101(11):3903-3908. 第4作者、通讯作者
专利
1. 废水净化用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1113614.6. 第1发明人
2. 手提半自动回转式土壤原状取样器.专利号:ZL200510122712.1. 第1发明人
3.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防水人工浮岛材料.专利号:ZL200610038452.4. 第1发明人
4. 菜地土壤氮磷径流控制生态拦截方法.专利号:ZL200610037908.5. 第5发明人
5.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专利号:ZL200610097845.2. 第3发明人
6. 农田生态干渠-人工湿地水质改善与生态重建方法.专利号:ZL200610097846.7. 第3发明人
7. 植物残体基生态护坡的构建方法.专利号:ZL200710021736.7. 第2发明人
8. 一种尾矿吸附废水中磷污染物的方法.公开号:ZL200710021702.8. 第2发明人
9. 旱地渗漏水采集器.公开号:200610037907.0. 第3发明人 
10. 多介质多孔水质净化透水材料.公开号:200710132253.4. 第4发明人
11. 一种高效的双体系串联净化印染废水的方法.专利号:ZL201310007448.1. 第1发明人
12.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的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1210127944.6. 第2发明人 
奖励荣誉
1. 2012年度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4)
2. 2011年,稻麦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7)
3. 2011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水稻活体展工艺流程,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6)
4. 2011年,太湖地区稻改种设施菜地氮排放规律与氮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第六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
5. 2009年,集约化农业区非点源污染成因与防控体系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
6. 2009年,集约化农业区氮磷污染负荷解析与污染防控模式,农业部神农奖二等奖(排名第1)
7. 2006年,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6)
8. 2006年,太湖河网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9. 2005年,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4)
10. 2001年,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氮素水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与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


上一篇:董元华
下一篇: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