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1期(总第12期) 往期回顾
守护土壤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世界土壤日”专家圆桌论坛专家发言集锦
点击次数:451  更新时间:2020-12-28

  12月5日上午10:00,“2020世界土壤日”专家圆桌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一楼智慧教室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甘霖研究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郝晋珉教授,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科普基地(耕地保护)负责人郧文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王飞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主任、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占录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德起教授,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超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赵华甫教授等专家出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吴克宁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专家圆桌会议以“守护土壤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结合世界土壤日活动,就土壤概念、土壤文化、土壤保护、土壤与高质量发展、土壤与可持续目标、土壤公众认知,以及研究土壤的经历等方面开展了充分交流与讨论,并与参会学生进行问答互动。

  以下为专家发言集锦。




  吴克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要把土壤生物多样性评价,变成一个中国行动

  2002年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提议设立世界土壤日,2013年6月国际粮农组织一致同意设立世界土壤日,并提请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2014年12月5日为第一个正式的世界土壤日。每一届世界土壤日都有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兴国安邦的重要资源,土壤的健康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已经把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因素,在全国范围内采样,每个县至少有五个采样点进行数据收集。目前多个业务部门将使用这样的数据,如耕地、园林、草地、林业等部门,他们都将要把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加入评价,变成一个中国行动。


  张甘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普及与公众息息相关的土壤知识

  张甘霖解读了世界土壤日这一特殊节日设立的意义,强调了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要在土壤学术圈传播,更要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壤知识普及公众,这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非凡;指出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国家战略从脱贫攻坚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可持续土壤管理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


  郝晋珉(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首席科学家):关注土壤内在生物多样性

  郝晋珉教授通过对以往同土壤相关的生活、学习体验与感受的分享,深入浅出地解释土壤的内在含义,土壤与依土壤而生的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生物循环转换能量一同构成完整的综合性生物系统;土壤和生物相互依存而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构成陆地表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中心。同时以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厘清了土壤与土地的关系,土地为土壤提供载体,而土壤是土地的核心。指出保持维持土壤生命力,对于维持土壤的生命力、维持土地的生命力,甚至是维持关系人类命运自身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力的重大意义。


  王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土壤不仅是载体还是与人类命运共存的生命体

  王非就土壤是类生物体该论题进一步扩展了对土壤的认识,强调土壤不仅是载体还是与人类命运共存的生命体,联系土壤的生命力,土壤的活力,土壤的生物多样性的议题,目前而生态的自身的脆弱性遭受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众多威胁因素给整个土地资源,人类健康和世界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都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害。现状下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与保护,并进一步探索找寻土地的多种合理利用方式。


  张占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主任、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正视土壤位置,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

  张占录教授从普通人视角解读土壤,点明土壤在生态系统中核心位置,并就土壤生命力日益面对威胁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要求,提出了对于土壤、对于生态、对于大环境全方位保护的的建设性意见,着重从教育宣传、政策法律角度推进对于土壤的保护措施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郧文聚(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推动土壤利用领域的前沿研究

  郧文聚倡导土地科学集合结合关联科学有机发展,强调不仅要保护人工生态系统的高生产力,更要呵护好以土壤为核心的,或者水土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认为耕地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是先有自然生态系统,然后又变成人工生态系统,不仅要保护人工生态系统的高生产力,还要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持土壤多边主义,从这一思路理念形成从土壤微生物角度为突破口阐述土壤动力学的内在机理,着手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前沿研究。


  张超(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深化公众对于土壤的认识,实现土壤高质量发展

  张超老师以生动例子打破以往人们对于土地与其内在的微生物的在以往认识中的误解,转换以人的视角看待土地,变为体系化地从好的土壤到健康的作物,到好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再到人类的健康,这一个链条来看待土壤;拉近公众对土壤认识的距离,以及强调了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关键在于保护好土壤、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赵华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土壤与人类命运精密相连,保持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壤高质量发展的并行

  赵华甫从人类生命的起源中阐述土壤的健康和人的健康万千联系;在解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核中,梳理出土壤健康所系的农业化水平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揭示了土壤相关的环境问题的成因不仅在于人为造成,可能还存在行政发展过程中地质成因。更新人们的认识,呼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兼顾土壤的高质量发展,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延续土地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延续土壤里面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王德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化角度“说”土壤

  王德起老师联系古典文化中“土”与“产出”的含义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中依托土壤形成的乡村群、城市群,形象指出各个组群相互之间有物质的输出和能量输出与土壤环境成为有机和谐整体,在土地利用上有所约束地、有限的索取达到人地和谐的理想状态,过程中有对自然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诺言的遵守,对正义的捍卫,对邪恶的鞭挞,对是非的拷问的道德法则,具体阐释土地文化观、价值观,并简要就人地和谐共处实现方式提出建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zKitQpq78dmayKZFmdasQ